船舶知识

船舶应急演习篇之封闭处所进入和救助演习-开云体育官方下载

发布时间:2021/4/15 9:50:09 点击量:

近日,中国籍5万吨干散货船“中海昌运6”轮发生了一起船舶“密闭空间”导致2名海员遇难事故。船舶封闭处所“吃”人惨剧屡见不鲜,封闭处所也被认为是船上对船员生命安全威胁最大的隐形杀手之一。2013年国际海事组织海上安全委员会第九十二届会议上通过了solas公约修正案(msc.350(92)号决议),决议对公约第iii章第19条进行了修订,新增了船舶应定期开展封闭处所进入和救助演习的强制要求。

1618451458(1).jpg


什么是封闭处所?(enclosed space)

封闭处所是指有下列特点之一的处所:

1 、开口,仅限于出入口;

2、 通风不足;以及

3 、非设计为连续有人工作的处所。


封闭处所是船上检查和作业危险的地方,solas公约所指的封闭处所比较广泛,不但包括平时处于封闭状态的压载水舱、双层船壳、淡水舱等,一些平时开敞的通常为安全的处所也可能因装在吸氧或释放有毒气体的货物,使整个处所成为公约所定义的封闭处所,如货泵舱、箱型龙骨、保护层空间处所、锅炉、发动机曲拐箱、发动机扫气箱、污水柜和相邻处所等等。

每艘船舶的结构与布置不同,船舶应根据自身情况识别船上的封闭处所,建立相应的封闭舱室清单。

1618451469(1).jpg


封闭处所进入及救助演习要点

2015年1月1日起,solas公约要求所有公约船舶应定期开展封闭处所进入和救助演习,演习应以安全的方式计划和执行,并视具体情况考虑到本组织制定的建议案《经修订的进入船上封闭处所建议案》(a.1050(27)号决议)。此建议案从航运公司和船员两个角度对于进入船上封闭处所的安全管理、风险评估及进入许可等提出了要求和建议,同时明确了进入封闭处所前和进入封闭处所后的预防措施以及空气检测要求。


演习周期

具有封闭处所进入或救助职责的船员应参加船上每 2个月内至少举行一次的封闭处所进入和救助演习。

船员在拟定船舶年度演习计划时应结合公约要求及公司安全管理体系文件具体规定,将封闭处所进入和救助演习纳入船舶年度演习计划,对相关责任船员进行必要培训,并定期开展演习。

1618451562(1).jpg


演习内容

每次封闭处所进入和救助演习均应包括以下几项内容:

1.检查并使用进入所需的个人保护设备

进入封闭处所人员应按程序要求检查

并正确穿戴个人保护设备,如防护服、

安全帽、护目镜、手套、系带手电筒、呼吸器等)

2.检查并使用通信设备和程序

演习时应检查通讯设备(对讲机)是否畅通,如需要在易燃空气环境使用,则通讯设备应为防爆型或本质安全型。

3.检查并使用测量封闭处所内空气的仪器

2016年7月1日生效的solas公约修正案(msc.380(94)号决议)新增第xi-1章第七条,要求每艘公约船舶应携带适当的便携式气体检测仪。在进入封闭处所前,作为最低要求,这些仪器应能测量空气中氧气、可燃气体或蒸气、硫化氢和一氧化碳含量。


常见的空气检测仪有氧气浓度测量仪、可燃气体及有毒气体浓度测量仪。检测的空气数据安全范围应满足:

1 氧气体积含量百分比达21% ;

2 有毒气体测量度数不超过职业暴露极限(oel)*的50% ;

3 可燃气体或蒸气含量不超过可燃下限(lfl)的1% 。

4.检查并使用救助设备和程序

演习时船员应根据应变部署表职责分工,携带相应的救生设备,并能够正确使用。救助设备一般应包括救生绳、安全带、救援担架、急救箱、氧气呼吸器等等。


1618451669(1).jpg 1618451679(1).jpg

1618451687(1).jpg


5.急救和复苏技术的指导

相关责任船员应能够对封闭处所内受伤船员进行必要的急救,包括止血、包扎、骨折固定、1618451764(1).jpg心肺复苏等;能够正确搬运伤员。


演习记录

封闭处所进入和救助演习的详细情况应记录于主管机关规定的航海日志内,如果在指定的时间内未举行演习,则应在航海日志内记述原因。

安检常见缺陷

1.  船舶未在规定的时间间隔开展演习。

2.  进入封闭处所及救援演习用综合演习替代。

3.  演习时未检查和使用个人防护设备、通讯设备。

4.  船上不能提供急救和复苏技术指导。

5.  责任船员不熟悉部署表上指定职责。

6.  船员进入封闭处所前未按sms体系要求探测气体浓度。

7.  责任船员不能正确使用和校准气体探测器。

8.  气体探测器工作状态不良或未经正确校准。

9.  船员不能正确使用灭火器、呼吸器具、通风、起吊设备、氧气复苏仪、担架等设备。

10.  责任船员不熟悉氧气、易燃或有毒气体的安全浓度。